近日,根据最新Web of Science ESI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游建民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特聘研究员、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伟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ENERGY》上发表题为“Howheterogeneoustechnologicalprogresspromotes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andindustrialcarbonefficiency? EvidencefromChina'sindustries”的研究型文章成功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同时入选前沿研究核心论文。《ENERGY》是由英国佩加蒙爱思唯尔科学有限公司出版,是能源环境领域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期刊之一,该刊目前为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双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8.857。
ESI是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其中,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指发表于过去十年内某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在前1%以内的论文,通常在其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衡量研究成果是否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指标。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论文发表得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互联网+”新动能成长的我国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研究》(16ZDA044)的资助。文章认为,中国工业碳效率提升的瓶颈在于碳排放技术贡献小于能源技术贡献,中性技术贡献小于资本技术贡献。而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在于厘清异质性技术进步如何借助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工业碳效率,衡量不同技术进步的功效,制定不同技术的减排政策。文章通过统计模型设计,将技术进步分离为中性技术进步、资本嵌入技术进步、碳排放技术进步和能源技术进步等4种类别来考察研究。研究结果对推进我国各省工业低碳化发展,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游建民(第一作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统计学专业博士,数学博士后。长期致力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研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累计在国内外知名期刊《Energy》(SCI一区)、《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SCI一区)、《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SCI一区)、《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SSCI二区)、《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等发表2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地厅级课题7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4次,获中央办公厅专报采纳1次,获省直部门采纳4次。
张伟(通讯作者),经济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广州市杰出人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特聘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绿色产业体系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累计在《经济研究》(3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科研管理》以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SCI一区)、《Energy Policy》(SCI一区)、《Energy》(SCI一区)、《Sustainable Development》(SCI一区)、《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SCI一区)、《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一区)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12年以来,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