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民,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双碳战略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统计学专业博士,数学博士后。长期致力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研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累计在《Energy》(中科院1区TOP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江西财经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文章被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哲学社科规划办转载宣传,其中一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和核心前沿论文;撰写提交各类决策咨询报告10余份,获得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5次,被国务院办公厅《专报》采纳1次,纳入省直部门决策6次。完成撰写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互联网+”新动能成长的我国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研究》子课题三研究报告。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9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参与完成省级项目2项,主持完成地厅级项目6项。参与出版专著2部。研究成果荣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高质量论文写作经验分享
(一)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聚焦领域内顶级期刊
学科研究的现状、前沿动态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文献。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要进行外文阅读,当前我国学术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模型,较多是由外文引用而来,我们阅读的中文文献,极有可能是二手文献。紧跟前沿,掌握研究领域的来龙去脉,需要对中文和英文进行结合阅读。此外,阅读文献,一定要聚焦顶级期刊,中文的,如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等,外文也是紧盯学科领域排名前10的期刊。高层次的期刊,论文的质量和前沿性都很强。
(二)扎扎实实做好创新,要有实实在在的边际贡献
相比同期论文,高质量论文的创新是实实在在的创新。目前,很多论文的发表仅是提炼出与其他论文的不同之处,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创新,或是新方法研究新问题,或是老方法研究新问题。高质量的论文一定是紧跟前沿,有新的视角、新的理论模型、新的解决方案。在我进行论文发表过程中,有很多次就被告知创新性不足或已有类似文章发表。由此,撰写高质量论文一定要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几个突破点,有实实在在的边际贡献,不需要多,两三个就可以。
(三)选题紧跟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注重破除关键性社会问题
好的论文选题一般都是契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关注当时的热点、痛点。立意较为新异独特,且都是小处着手,能够引人瞩目。举例来说,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这个主题较为热门,很多人对此进行了较多深入研究,但在权威期刊发表文章较少,主要原因在选题普通,选题过大,只关注如何降碳或减排的因素,没抓住实质性的某一个问题着手解决。而好的选题,具有一种冲击力,一看题目就能够让评委编辑出于好奇心而看下去。有好的选题会将开发区与城市碳排放结合、高铁开通和经济增长引起的碳排放结合,机器人的使用和工业降碳结合,这些都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且权威性的期刊发表。所以我们在做科研过程中,一方面要关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擅于捕捉事物的联系,找出选题的灵感。
(四)构筑逻辑较强、内容新颖的论文框架
我这里想说的,严密的逻辑结构不仅在于论文中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还在段落中句子之间的联系。当前,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就是论文层级的联系,如按照论文八股文的顺序:引言、文献综述、理论假说、实证、结论与建议进行展开。但是真正落实到每个段落的写作就很难,如我们如何能将引言写出一种跌宕起伏的精彩,如何将文献综述用讲故事方式写出,而不是文献堆砌,这些都是我们要培养的科研能力。
(五)培养挖掘数据、收集数据的能力
作为统计学专业的科研人员,我想说的一句话是“数据是论文写作第一生产力”。很多时候,我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常常因为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全、不新而中止。但同时,又出现一个疑惑:类似的文章,网上没有现成数据,别人又如何能够发表的呢?最后我发现,不是我没有找到数据库,而是我缺少挖掘数据、收集数据的能力。如果网上能够轻易寻找现成的数据,那么我们写出的论文也不具备新颖性。由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阅读文献寻找别人挖掘数据、收集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掌握几种数据处理的工具,如Python、matlab等工具;再次,可通过调研的方式得出一手数据。
(六)反复打磨修改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和美观
好的论文,是修改打磨出来的。按照层级划分,论文分为四种类型:粗糙的平庸、粗糙的创新、精致的平庸和精致的创新。我们的论文初稿写出来,很多情况下处于粗糙的平庸和粗糙的创新这两个层级。在我刚写出论文初稿时,20道修改,通过各种形式讨论修改,师门小组会讨论、与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讨论,学院学术交流会谈论、学术论坛讨论,一次次暴露论文的短板,一次次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定稿,而此时仅仅是论文质量的提升,还不是精致的创新。遍览高质量的外文之后,发现文章图表和架构都很美观,我们通常意义上的word、excel作图与专业的作图软件仍有差距,如3dmax、Python、origin等制图软件。要想论文美观醒目,必须提高图表的质量。
(七)多参加学术会议、谈论会
写论文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和灵感,思想和灵感的获得就在于进行交流、思想碰撞。闭门造车、不接受新的思想,只会造成写作上的僵化,创新不足。个人体会,当我每次参加广州地区的学术论坛和大型会议时,都会经过一次学术思想上的洗礼,都会产生各种论文写作的想法,这种想法比读文献更为生动直接。
(八)寻求跨学科合作,要善于借力,促进交叉创新
当下,能写论文的人越来越多,发表论文的难度越来越大,科研环境可谓越来越卷。在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单打独斗远远不行。个人体会,一方面,写论文要寻求跨学科合作,摒弃传统的单学科创作,推出新颖的跨学科成果,这样具有很大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擅于和学科大咖进行合作,共同署名发表论文,目前权威性期刊,都注重科研人员的出身,要么职称学历,要么是单位名气。善于借力,能获得更多的发表机会,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