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中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委员会在第二会议室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研讨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黄朝椿主持,与会同志纷纷发言,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院党委书记黄朝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非常重要。之所以重要,在于全会主题重要、时机重要,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判断、新观点、新表述和新举措。全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作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的精准研判,提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为我们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
《建议》稿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领导下完成的,体现了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于2025年3月17至18日亲临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深刻阐明事关贵州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指明了贵州前进方向,提出了实践要求。未来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抓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这个总目标,充分展现牢记嘱托、忠诚感恩的奋进贵州新风采,大抓产业、提质增量的活力贵州新风采,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幸福贵州新风采,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文明贵州新风采,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贵州新风采,心齐劲足、风清气正的勤廉贵州新风采,推进贵州现代化建设在新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
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保留正厅长级)赵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即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作为“十五五”的第一项战略任务。
全会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领域工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贵州要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以“六大产业基地”建设为牵引,引导和支持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同时积极把握“全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要健全多元化、韧性强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优化能源骨干通道布局,加力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现代化水网。
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谢忠文: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展望“十五五”规划,体会最深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阶梯式递进”这一判断。它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执行中。比如规划提出的“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政策系统,绝不能一蹴而就,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产业调整、利益分配、公众接受度、区域协调等复杂的社会科学命题。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书斋里,而要深入剖析这类重大变革中的社会规律、行为逻辑与治理效能,为将顶层设计转化为扎实的社会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可行的政策建议。
院党政办公室主任王跃斌:党政办公室将把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为全院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贡献力量。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要全面对标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狠抓工作落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为高质量完成我院全年目标任务和院“十五五”规划制定,努力开创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繁荣发展新局面提供服务和保障。
院人事处处长张艺:将结合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能职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对全院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我院“十五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为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干部保障。
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麻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首先,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其次,要结合机关党委工作实际,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在我院机关党建各项工作中落地见效。
院监察室主任李晓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我部门开展纪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切实履行纪检职责:一是全会强调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人民至上”原则,是纪检工作的核心指引。我院作为哲学社科研究机构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纪检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检查,确保全院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紧密结合哲学社科研究规律和特点,将监督嵌入科研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等关键环节,着力防范学术不端、资源滥用等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促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三是坚持“严”的基调,深化作风建设。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重点纠治在科研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作风“散、慢、浮”等问题。加强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引导科研人员弘扬科学家精神,恪守学术规范,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过硬作风担当起新时代哲学社科工作者的使命。
院科研处处长蒋莉莉:本次公报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置于首位,说明五年GDP增速“保五”虽是重要的经济任务,但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居民部门体感温度的提升、科技自立水平的提升,要比经济增长数字本身更加重要,对于贵州更是如此。 “十五五”将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领域发展。
科研处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将深入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有方法的科研、有价值的科研“三有”科研。将立足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与贵州发展战略需求,以“述学立论、咨政建言”为主责主业,在“十五五”期间继续推出一批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贵州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当好省委、省政府“思想库”“智囊团”,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地(贵州)建设,提供精准智力支持,为现代化研究院建设“出标志性成果、出代表性人才”提供服务保障。
院智库工作处处长陈加友:《建议》指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城市群通过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配置、技术变革扩散,在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国家明确的19个城市群之一,黔中城市群是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支点,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也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下一步,我院要深入贯彻《建议》精神,对黔中城市群展开深入研究,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院图书信息中心主任张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大家倍感幸福和自豪。
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深刻领会把握党中央关于“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努力工作、担当实干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坚决拥护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效能。优化整合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快速流通与共享。同时,要提升科技安全、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意识,培养专业的安全人才队伍,提升应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能力,确保发展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