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第十三届贵州“后发赶超”论平行论坛二——“渝黔桂”运河规划建设战略价值在贵阳盘江诺富特酒店2003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
论坛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黄朝椿研究员主持并致辞。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昌林作总结发言。
黄朝椿在致辞中阐释了“后发赶超”作为经济理论和发展路径的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实践价值,并分析了规划建设渝黔桂运河的战略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他说,贵州92.5%是山地丘陵,有125.8万个山头。过去,大山阻隔了现代文明,所以,我们发出了“不是夜郎要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的声音,于是,我们建成了“高速平原”;今天,我们同样认识到,通向海洋将是彻底走出大山、赶上时代的康庄大道,于是,我们今天探讨规划建设渝黔桂运河。在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上,运河建设将极大改变沿线地区的发展条件、开放意识、内生动力,产生蝶变效应,把传统的内陆地区带入海洋文明,让西南地区大踏步跟上现代化建设步伐。90年前,毛主席就是在贵州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篇。相信迈出了理论的脚步,就一定会有实践的果实。
主旨演讲阶段,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爱蓓研究员围绕《江苏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宝贵实践与经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原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朱鲁存围绕《“谋长远、深论证”,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预留充分战略空间》,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云贵办事处主任李万松围绕《“渝黔桂”运河对于根本性重塑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体系格局的关键作用》,贵州顺达水运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程从虎围绕《‘渝黔桂’运河可行性方案初步研究》,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剑波围绕《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测度、分异与收敛性研究》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静研究员作了点评。
主题演讲阶段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蒋莉莉研究员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李洁副研究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志萌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敏研究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李华旭副研究员、郑雅婷副研究员、汪世琦助理研究员,贵州交通职业大学颜军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周文副教授分别作了发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所所长汤鹏飞副研究员作总结点评。
来自北京、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贵州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高校研究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代表逾50人参加会议。专家们一致认为,“渝黔桂”运河规划项目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技术可行、论证充分,既是区域工程,也有全国意义。
共同承办单位有: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与发展经济重点学科、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省社科院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