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
第十三届贵州“后发赶超”论坛在贵阳召开
2025年7月6日,以“绿色发展 开放合作”为主题,第十三届贵州“后发赶超”论坛在贵阳市顺利召开。论坛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分为“‘十五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前瞻”“‘渝黔桂’运河规划建设战略价值”“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三大平行论坛。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黄朝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王廷惠,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谦致辞。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爱蓓研究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原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朱鲁存、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云贵办事处主任李万松等嘉宾在“‘渝黔桂’运河规划建设战略价值”平行论坛上发表演讲。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静研究员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所所长汤鹏飞副研究员作点评,主题演讲阶段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蒋莉莉研究员主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正厅级)沈向兴研究员,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赵文江,天津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王会芝研究员等嘉宾在“‘十五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前瞻”平行论坛上发表演讲。主题演讲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尤功胜研究员主持,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李峰研究员作点评。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建文、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晓芳研究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所长徐卓顺研究员等嘉宾在“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平行论坛上发表演讲,主旨演讲和主题演讲分别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周鑫研究员主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哲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罗以洪研究员作点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黄勇、副院长赵普、贵州交通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昌林作会议总结。
黄朝椿说,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第一要坚守的是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考察贵州,明确要求贵州要“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渝黔桂运河作为运力大、无阻碍、路程短的水运大动脉,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想。在西南战略腹地建设与战略前沿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有助于推动形成新的区域战略和发展格局。
王廷惠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准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创新,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前瞻谋划“十五五”时期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是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希望以此论坛为契机,积极探讨以生态“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的思路、方法和对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黄勇说,在时值“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收官、“十五五”美丽中国建设启航这样一个承前启后关键节点,本次论坛立足国家战略的智慧集结,共同构筑了一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立体图景,并凝聚了生态价值转化是破解发展矛盾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绿色赶超的核心动能、区域协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的三大共识。面向“十五五”,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贵州,将聚焦“强化‘绿’的底色、激发‘产’的动能、创新‘质’的突破”三大行动,回答好“先行示范”的时代答卷,深化“因绿而美”的贵州实践,打造新质生产力增长极,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贵州方案”。
赵普说,专家们的精彩发言,具有战略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创新锐度,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希望大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把战略高度落实为执行力度,把理论深度转化为工作精度,把实践广度拓展为发展效度,把创新锐度沉淀为制度厚度,共同谱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王昌林说,本次论坛是一场思想碰撞,共识凝聚的盛会,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建立多方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为渝黔桂运河从蓝图变为现实贡献智慧与力量。
邓谦说,本次论坛体现了“一锤定音指明方向、一马当先数据驱动、一策千金珠玉之论、一片风光绘就底色”的亮点特色,希望以论坛为契机,为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之思”和智力支持,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集聚新动能。
与会专家对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探索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形成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提炼,一致认为,生态价值转化是破解发展矛盾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绿色赶超的核心动能,区域协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本届论坛承办单位分别有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经济学重点学科、贵州生态文明研究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与发展经济、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省社科院基地)、贵州省数字经济实验室、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来自北京、广东、江西、甘肃、江苏、山东、山西、吉林、天津、湖北、福建、湖南、广西、重庆、云南、陕西、青海、新疆及贵州等十余省(市、自治区)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